中国生产力学会(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PRODUCTIVITY SCIENCE)是研
究生产力经济理论问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1980年11月在贵阳市成立。截至1995
年底止,它有52个团体会员,其中包括省市自治区一级的和跨省市跨部门大系统的43个
分会。它还有1千多名具有专业素养或中高级职称的高级会员(直属总会的个人会员)。于
光远为名誉会长,孙尚清为会长。
丁关根、马洪、王珏、刘毅、任俨、朱熔基、李京文、张卓元、房维忠、杨波、周淑莲、
童大林、钱伟长等著名科学家和领导人,应聘为顾问。
中国生产力学会既致力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又热心于提高生产率的实务活动。15年
来,中国生产力学会主持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大会和专题讨论会,组织或支持撰写生产
力经济学论文集和专著60多本,组织大型考察活动和咨询论证会10多项。它的理事或会
员撰写了上千篇深入论述生产力经济某一侧面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
中国生产力学会已同国际上研究生产率科学的一些学术团体建立了经常的学术联系。1
987年被接纳为世界生产率科学协会(WCPS)的正式成员,曾5次派代表团出席该联
盟召开的世界生产率大会和学术论坛。
生产力经济学
生产力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运动规律的科学。从功能角度看,社会生产力是人 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协调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现实力量;而从结构基础看,社会生产
力又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领域的复杂而多变的有机体。生产力经济学在剖析社会生产 力内部构成和环境因素以及由此决定的功能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其发展运动的规律性。
生产力经济学同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还为合理组织社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它的基本内容是:关于生产力
构成因素的理论;关于生产力组合方式的理论;关于生产力整体性质的理论;关于生产力成 长机制的理论;关于生产力流动机制的理论;关于生产力外部环境的理论;关于生产力规律
体系的理论;关于生产力系统工程的理论;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企业(微观)
生产力、部门(中观)生产力、社会(宏观)生产力的理论等等。
生产力经济学形成于本世纪80年代,迄今经历了四个时期:整个五十年代的酝酿时 期;六十年代初的萌芽时期;十年动乱中的窒息时期;粉碎“四人帮”后的振兴时期。目前,
它日益向纵深发展,正在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力经济学的倡导者中,最著名的是于光远和孙尚清。他们从六十年代开始以来,始 终致力于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和发展。
生产力经济学受到了国家领导机构、经济理论界、高等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高度重 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将生产力经济学列入可授予学位的学科目录。目前,全国有成千上
万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有近百所大专院校、党校和干校已经 和即将开设这门课程,有几所大学和研究生院招收生产力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一些
经济实务部门和中等城市同生产力经济学家合作研究本部门、本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战略,许 多有识之士赞誉生产力经济学是富民兴邦的智囊科学、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析质计量的精
密科学。
奋进后的辉煌
──中国生产力学会十五年回顾
中国生产力学会与生产力经济学是一对孪生兄弟。今天,他们已经走过了朝气蓬勃的孩
提时期和少年岁月,步入了雄姿英发的青年时代。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充满了喜悦和自信,
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一、学会正在健康地发展
☆ 召开了9次全国性学术年会,主题始终紧密结合国家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会议名称
|
主 题
|
时间
|
地点
|
第一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四个现代化
|
1980年10月
|
贵阳
|
第二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经济发展战略
|
1982年02月
|
武汉
|
第三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国家重点建设
|
1983年07月
|
昆明
|
第四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世界新技术革命
|
1985年04月
|
杭州
|
第五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88年06月
|
新余
|
第六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八五计划十年规划
|
1990年10月
|
长沙
|
第七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加快改革开放
|
1992年05月
|
青岛
|
第八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市场经济
|
1994年09月
|
太原
|
第九届年会
|
生产力经济学与国有企业改革
|
1995年11月
|
东莞
|
☆ 召开了9次全国性学术专题讨论会
名称
|
时间
|
地点
|
不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问题讨论会
|
1982年9月
|
呼和浩特
|
国外生产力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交流会
|
1982年10月
|
贵阳
|
生产力经济学教学大纲和研究大纲讨论会
|
1983年05月
|
杭州
|
农业县经济发展战略座谈会
|
1985年08月
|
贵州金沙
|
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体系讨论会
|
1986年09月
|
烟台
|
生产力经济学教学经验交流会
|
1987年08月
|
青岛
|
分会秘书长会议暨生产力发展战略新思路研讨会
|
1989年10月
|
佛山
|
科技生产力与大中型企业发展学术讨论会
|
1991年10月
|
十堰(第二汽车总厂)
|
转变政府职能与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座谈会 |
1992年12月 |
贵溪(江西铜业公司) |
☆ 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 |
时间 |
地点 |
说明 |
城市经济问题研究 |
1982年 |
上海 |
上海分会主持 |
七五期间和后十年中国生产力布局研究 |
1984年 |
北京 |
与工经所合作 |
长江航运发展预测 |
1985年 |
北京、武汉 |
与长江航务管理局合作 |
社会主义生产力问题研究 |
1987年 |
北京 |
|
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 |
1987年 |
黑龙江 |
|
中国西部地区生产力研究 |
1987年 |
陕西 |
|
注:此表未能尽列各分会和理事、会员们主持或参与的多项重大课题研究
☆ 组织了3次大型考察和两次战略论证
考察活动名称 |
时间 |
地点 |
说明 |
长江综合开发利用考察研究 |
1984年 |
长江 |
与长江航务管理局合作 |
汉江湘江综合开发利用考察研究 |
1986年 |
汉江、湘江 |
与长江航务管理局合作 |
江铃汽车集团发展道路考察研究 |
1993年 |
江西南昌 |
|
沙市市经济发展战略咨询论证会 |
1986年 |
湖北沙市 |
|
新余市经济发展战略咨询论证会 |
1988年 |
江西新余 |
|
☆ 举办了5次学术讲座
名称 |
时间 |
地点 |
生产力经济学讲座 |
1983年 |
北京大学 |
生产力经济学讲座 |
1984年 |
北京大学 |
生产力经济学讲座 |
1984年4月 |
杭州 |
生产力经济学讲座 |
1984年7月 |
承德 |
现代经济学讲座 |
1985年08月 |
贵州金沙 |
二、理事会不断增大,结构逐届优化
为了适应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角度以及工作重心的转换,也为了与国际生产率科学界的惯
例接轨,学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大大提高企业家在理事会中的比重,同时适当增加
党政官员和新闻媒介人士的比例。这样,就形成了“官、企、媒、学四结合”的优化结构。
三、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生产力学会1987年被接纳为“世界生产率科学协会”(WCPS)的正式成员,
并5次派代表团出席了该协会召开的世界生产率大会和学术论坛。
会议名称 |
主题 |
地点 |
时间 |
参加人数 |
WCPS华盛顿学术论坛 |
人力资源的开发 |
美国华盛顿 |
1987年05月 |
9人代表团 |
第六届世界生产率大会 |
向经验学习 |
加拿大蒙特利尔 |
1988年09月 |
14人代表团 |
第七届世界生产率大会 |
创造持续的变化 |
马来西亚吉隆坡 |
1990年11月 |
1人代表参加 |
第八届世界生产率大会 |
市场经济与增长战略 |
瑞典斯德哥尔摩 |
1993年05月 |
28人代表团 |
第九届世界生产率大会 |
21世纪的新思路和新战略:人.技术.生产率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
1995年06月 |
18人代表团 |
四、组织评选优秀著作和优秀论文
15年来,生产力经济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论文和优秀著作。为了奖励
先进,激发后来,理事会决定组织具有权威的评选委员会,对建会15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
表的有关生产力或生产率的论文和著作以及调查报告,进行了我会历史上的首次评选,对优
秀者由中国生产力学会颁发获奖证书、登报公布、大会发奖、给作者所在单位公函通报。今
后,这项活动将制度化和经常化。
五、会刊愈办愈好,影响愈来愈大
总会同山西分会于1986年共同创办了本会会刊《生产力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
行。该刊现委托山西分会和山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六、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现正攀登新的高度
生产力经济学诞生在20世纪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现时代
的产物,也是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的总结。
生产力经济学迄今经历了五个时期:整个五十年代是酝酿时期;六十年代初是萌芽时
期;十年动乱是窒息时期;粉碎“四人帮”至八十年代末是振兴时期;九十年代是繁荣时期。
生产力经济学的振兴是同中国生产力学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回顾这一历程,
对于坚定我们的信心,明确前进的方向,极有好处。这一时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
阶段,1976-1980年, 中国生产力学会成立以前,主要讨论建立生产力经济学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后一阶段,中国生产力学会成立后的1980-1989年,主要探索生产力经济学的理
论体系。从大量的文章和著作看,可以认为,生产力经济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
目前,生产力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繁荣时期,正在向新的高度攀登,这就是研究
“市场生产力”,或者说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运动规律。这一转变以本会1994
年年会发表的《太原宣言》为标志。
☆ 宣言━━我会采用的一种表达学术观点的新形式
许多学者认为,把学术会议上大多数代表关于某一学术问题的若干基本共识,以“宣言”
的形式肯定下来,作为今后继续研究的起点或参考(但不具备约束性),是表达学术观点一
种好形式。
七、展望与规划
展望九十年代后五年,生产力经济学还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新的生产力现实为新的生
产力理论提供了崭新的背景,同时,也对生产力理论发出了新的强烈的呼唤。
预料生产力经济学可能在四个方向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纵深化。生产力经济学作为新兴学科,目前还有许多薄弱环节,面临许多难题。
目前,生产力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虽然已经建成,但除了因素论、布局经济、结构经济等部份
相对较为充实以外,其他部份(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理论)都很单薄。
第二,实践化。由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策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它必将在宏观和微观的发
展生产力的决策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第三,时代化。由于生产力的理论研究正从以机器生产力(甚至手工生产力)为背景转
向以信息生产力为背景,因此它取得的各种结论和观点,必将更适合于现代生产力的现实,
更加具有时代的特征。
第四,国际化。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生产力,是没有阶级性、没有国界的事物,
这就为生产力经济学的国际化,即成为各个国家共建共享的学科奠定了基础。这一过程已经
开始,前景令人欣慰。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的生产率科学研究,确实存在一个大趋势,这就
是:生产率研究已从单科孤立的研究发展为多科综合的研究,从单纯应用研究发展为应用与
原理相统一的研究,从简单计量的研究发展为析质计量的研究,从单纯微观(企业和部门)
的研究发展为微观与宏观(国家和国际)并重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生产
率学科群”,同人们早已熟悉的“生产关系学科群”并列在一起,发挥着任何其他学科无法
取代的作用。
《太原宣言》
1994年9月7日 中国·山西·太原
生产力天生是一种社会性的力量,其发展规律要求生产要素在社会范围内优
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用市场经济方式调节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是生产力发展的
内在要求和高级阶段。基本制度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促进或约束作用,因而必须建立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地,生产力经济学在走完了草创阶段之
后,必须攀登新的高度,即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
其理论体系也应扩大为以生产力问题为主同时包容其他经济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有必要也有可能实现东方生产力理论与西方生产率理论之间的融合,创立国际学术
界和企业界认可的统一的生产力科学。现代化大生产为这种融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当前的关键是科学的理性思维。我们──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的全体理事和出
席这届年会的全体代表──决心献身于这一事业,并且在保持理性化的同时,向实
践化和实务化方向努力。
东莞宣言
中国生产力学会 1995年11月12日 中国·广东·东莞
值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我国勃然兴起之际,中国生产力学会的
学者专家们聚首于南国明星城市广东省东莞市,坦陈胸臆,切磋心得,达成了一系
列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共识。
一、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世界正在寻求生产力资源合理配置方式的经济
学家、政府官员和企业首脑们的最佳选择。中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
场经济体制转轨,生产力要素的重组和再造,成了转轨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和潮
流。“要素重组”,是生产力诸要素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乃至全社会范围内按结
构有机化、规模合理化、布局趋优化、时序协调化以及资源节约化、效益最大化、
生态和谐化、生活优质化诸原则所进行的重新组合。“要素再造”和“企业再造”
则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所进行的重新思考和彻底革新,其目的是求得企业的一系列
关键性业绩指标如成本、质量、销售量和供货周期等的显著改善。重组和再造是一
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的设计、成形、调控和操作,无疑将汇流、凝
聚、浓缩和羽化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任务的经济体制改革。当前的改革正
朝向这个大目标进逼,但其缺点之一是对重组和再造的必要性、整体性、内在联系
和操作规程等等认识不足,或有所忽视。
二、增长方式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更关系着基本国策。
没有经济增长便没有经济实力,更没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不是一切,也不等于
生活质量。我们的任务在于找到合理的、科学的、上佳的增长方式。应该追求外延
型、内涵型、结构型三结合而以后两者为主的经济增长,追求最有利于提高生活水
平、改善生活质量的经济增长。当前我国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是提高科技进步在国
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贡献率,或者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企业是生产力的母体,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细胞和基础,同时也是
实现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没有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就没有增长方式
的转变。因此,探索并找到适合企业生产力发生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
四、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状况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必
须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以国有制
为主体和主导固然是不可动摇的原则,但对于某些地区和城市来说,着重发展非国
有制经济,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五、生产力不仅仅是理论范畴,它更意味着实践和创造。生产力不仅仅
是经济学范畴,它几乎涉及科学体系的每一个分支。建立多学科的联盟,加强理论
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是发展生产力科学的重要途径。生产力不仅仅是一个
国家的现象,它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坚持国际范围内的生产力科学交流,将使
全人类受益。中国生产力学会决心以两个“促进”为已任,这就是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和促进生产力科学的发展。
--------------------------------------------------------------------------------
主要负责人:于光远(名誉会长)、孙尚清(会长,年初去世)
薛永应(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
主管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二号
联系电话:(010)68580022-2427,(010)68584159
传真:(010)67765091(薛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