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甘肃历史文化 泾川传奇:49年三现舍利子

2013年08月27日17:1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曼殊院 舍利子 1000年 延载元年 造像内容 施无畏印 释迦多宝 文化学者 历史文化 大云寺

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农历五月十二日。泾州(今泾川县)龙兴寺曼殊院两位僧人云江、智明从全国各地收集的2000余粒诸佛舍利以及佛牙、佛骨,在这一天,被埋在了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

2013年6月11日,泾川县博物馆。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复专家,从一个严重破损的灰陶棺内,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粒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这粒颗粒物,正是当年被埋在文殊菩萨殿内2000多粒诸佛舍利中的一粒。

一个地方,一次出土2000多粒舍利,泾川县博物馆馆长史义民说:“这一定是一个中国之最!”

但是,这已经不是泾川第一次出土舍利了。

1964年:14粒佛祖舍利随“五重套函”盛装出世

1964年泾川出土唐代大云寺“五重套函”,石函盖上“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个阳文隶体字,字体端庄,气象不凡。

1964年12月下旬,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社员乔碎成等人,在城北水泉寺东南约一里处平整土地时,挖出一处用砖石砌成的“古墓”。随后,他们又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个“石斗”,旁边放有“开元通宝”铜钱53枚。

经文物专家考证,他们所谓的“古墓”,其实是一处地宫;他们所谓的“石斗”,其实是一个石函。

石函由坚硬而细腻的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呈长方体,高42.5厘米、长50.5厘米、宽49.5厘米,函盖呈覆斗式,四周刻缠枝莲纹饰,正中有16个阳线方格,内刻“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个阳文隶体字,一字一格,工整规范,庄重大方。石函正面自右起,刻铭文并序及施主姓名,楷书,凡一千字,点划清晰,错落有致。

虽然叫“舍利之函”,但是,要真正见到舍利,打开函盖还远远不够。

石函里面是一具鎏金铜匣,挂鎏金铜锁,下面压着鎏金铜钥匙,旁边有金银钗12只;

铜匣里面是一具银椁,置于长方体底座上,并用小栏杆围定,盖为瓦形,椁两侧各有一对小环;

银椁里面是一具金棺,棺壁镶白珍珠,围以金箔贴莲花。花四周贴有金箔蒂、叶,蒂内镶有白石英石,叶内嵌有绿松石,精美异常。

金棺里面是一个蒜头形琉璃瓶,放置于锦缎衬垫之上,上盖一古铜色丝织小帕。

这只琉璃瓶里面,才是充满神秘色彩的14粒佛祖舍利。“见舍利如见佛陀。”这说明,一方面,舍利是至尊至贵的圣物;另一方面,佛祖舍利难得一见。石函、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大云寺出土的“五重套函”,震惊了当时的佛教考古界,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出土不久,“五重套函”除石函留在泾川县文化馆外,即调至甘肃省博物馆。1971年9月,79岁的郭沫若先生陪同外宾来兰州访问,亲自鉴定了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并指出:“舍利石函,贵在石函。”1972年后季,“石函”遂调至省博物馆。五重套函,因此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称,它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在佛教考古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7月中旬,记者到大云寺采访,解说员在介绍此次考古发现时说:这与中国历史上两位皇帝分不开,一位是隋文帝杨坚,一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据史书记载,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下诏,给包括泾州在内的全国30个州分佛祖舍利并建塔供养,泾州因得14粒佛祖舍利,泾州大兴国寺遂建舍利塔,以石函供养14粒佛祖舍利于地宫之中。公元690年,大周皇帝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遂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并制铜匣、银椁、金棺,成五重套函,于大周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七月十五日,以最隆重的方式将这14粒佛祖舍利供养于大云寺地宫之中。

这是泾川县第一次出土佛祖舍利,比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宝塔地宫内发现佛祖舍利早了23年。

但是,对泾川来说,幸运或许才刚刚开始。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