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成中国第30项世遗 内蒙古实现零突破

2012年07月02日16:0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元上都遗址 中国代表团 遗址保护管理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 内蒙古草原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6月29日18时23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元上都遗址符合世界遗产第ⅱ、ⅲ、ⅳ、ⅵ等4条价值标准,满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充分肯定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状况,并认为遗址管理效率正在得到持续强化和提升。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代表中国政府在会议上致辞。他表示,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政府和当地民众遵循《世界遗产公约》的精神,为加强元上都遗址保护,使这处传奇性的都城遗址重现生气做出了巨大努力。在中外专家的帮助下,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坚持保护为主,使元上都城址和相关的墓群,以及草原、森林、沙地和敖包山等特色环境景观等得到真实、完整地保存。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有利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型平衡,也是中国多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的贡献。

阿尔及利亚、柬埔寨、哥伦比亚、印度、日本、马里、塞尔维亚、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专门向童明康和中国代表团成员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成就表示钦佩。

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履行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而设立的政府间组织,由全体缔约国选举产生的21个委员国组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事务的决策机构,中国曾多次当选该委员会成员。

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6月24日开幕,来自各缔约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了世界遗产全球战略、操作指南修订等重大事项,并讨论了濒危世界遗产和部分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会议还将继续审议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定期监测和庆祝《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等有关事项,并将于7月6日闭幕。

又讯欣闻元上都遗址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后,国家文物局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去贺电。

贺电说,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必将对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遗址保护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元上都遗址申遗历经十余年艰辛,成功殊为不易。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术研究、遗产保护、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充分展现了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以及当地政府和民众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希望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伦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积极践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贯彻落实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有关决议,妥善保护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完善遗产监测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参与遗产保护,深化相关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展示、监测和管理水平,为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再添新彩。

元上都遗址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内蒙古草原立刻沸腾起来,6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元上都遗址成为内蒙古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记者刘修兵 驻内蒙古记者阿勒得尔图)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