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昨天,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人的语言中冒出了594条新词语,在造热词的同时,往年出现的许多新词语已经消失,2006年至2010年出现的2977条年度新词中,仅有41%留存了下来,34%的新词很快就从人们的口中、笔下消失。据悉,年度新词语已经成为人们最热衷使用的词语,微博、动车、80后、给力等网络造就的新词语都成为重要的日常词汇。
新词语多为三个字
去年,在国人语言中出现了594条新词语。其中三字词语最多,占51.68%;其次为四字词语,占21.04%;二字词只占15.66%。参与去年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认为,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造词专家,新词不断登场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专家分析,三字词语比例持续占优势,与近几年多用热门格式造词有关。2011年延续了2010年的“××门、××族、××哥、××体、微××”格式,其中“××体、微××”特别活跃,如咆哮体、淘宝体、宝黛体、撑腰体、高铁体及最近出现的舌尖体,微电影、微访谈、微小说、微生活、微招聘等。
去年“诞生”的594条新词语中,完全由汉字构成的有573条,占96.46%;其余21条大多是字母词,如“CDI(综合发展指数)、U站、4D报纸、hold住”等。
6年前新词仅4成“存活”
据介绍,2006年到2010年共搜获年度新词语2977条。这些年度新词语有41%能留存下来,如博客、微博、动车、80后、保障房。有四分之一的新词语低频使用,如晒友、高薪蓝、秒杀族、雷词、发票奴等。还有34%的新词几乎当年就从日常语言中消失,如撞峰、晒黑族、有碗族、楼断断、俗贿。
据统计,去年中国人的语言中冒出了594条新词语,在造热词的同时,新词语消亡的速度也在加快,6年前的新词,现在只有4成仍然“存活”。
专家认为,消失的新词多是根据阶段性事件产生的词语。例如,2007年猪肉价格猛涨,一些超市出现“零利肉”,随着后来肉价平稳,这个词就消失了。还有些词语是专业科技用语,短时间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随着科技发展,这些词语也陆续消失或被淘汰。
卡扎菲等成去年高频词
侯敏介绍,去年高频词语数量稳定在1万余条,高频词语用字数量稳定在2700个左右。这些高频词语主要是语文词语,也包括少数专有名词和时间表达式。
据介绍,去年高频字和高频词有所变化,生动记录了社会生活。
2011年使用频率明显增高的汉字有:“亥、叙、微、党、债、卡、食、限、核、醋、乔”等,与去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叙利亚局势、微博、小微企业、欧债危机、卡扎菲、食品安全、限购令、福岛核泄漏、勾兑醋、乔布斯去世”等热点话题相关。
侯敏还对媒体用词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3种媒体中都出现的词语有231272个,仅占全部词语的9.76%。媒体词语使用差异较大,这表明除了语文词和热点事件以外,不同媒体都有各自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