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加剧,加上网络侵权盗版现象严重,免费的新闻资讯已开始威胁到报纸的发行。
收费订阅数字报是传统报业集团保护版权的举动,也是其扩大线上收入的措施。
《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后,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传统媒体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收费尝试。将来,传统媒体对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进行收费阅读,将成为一种趋势。
从昨天起,人民网对《人民日报》数字版服务进行收费。广东学界、传媒界不少人士认为,这是传统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且会进一步促进报纸资讯的“优质化”。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则表示,对数字版进行收费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网民支付很少的钱就可以阅读到优质的新闻内容,目前国内外很多媒体都有意尝试这种方式。
就《人民日报》数字版服务进行收费,暨南大学新闻学系主任张晋升副教授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民日报》数字版服务进行收费彰显了两个信号:第一是传统报业集团将进一步保护自己的版权;第二是新闻纸在资讯竞争中仍然保持深度的优势。
促进报纸资讯优质化
张晋升说,这种模式如果在传统报业中得到推广,将产生几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更强化了版权的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二是激活报纸记者、编辑的业务潜能,进一步提高报纸文章质量,促进报纸资讯的“优质化”。“别人可以免费看门户新闻网站的文章,为什么还会掏钱点击你的文章?你必须写得好,写得有深度,写得比网络上的文章好。否则数字报就会失去读者和影响力。”三是令报纸的文章更精读,更分众。“这个前提必须是报纸网站上有免费的精短文章或文章精华。”
挖掘数字报商业价值
张晋升建议,传统报业,包括党报集团假如采取数字报收费的方式,应该努力做到文章分众,一条大的稿子,把要素摘出来,供读者免费点击;其他有价值的优质内容可以采取设置限制的方式。但收费不宜太高,而且对订阅了报纸版的,还应该想办法予以免费提供数字版。 他认为假如内容不优质、模式不科学的话,也容易造成读者流失。“这就是其中的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凡认为,作为纸质媒体与互联网通讯技术的一次有机结合,数字报现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载体,国内不少报纸都推出了数字报。从现有运营情况看,数字报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大多数数字报被作为纸质媒体的补充或副产品,其应有的商业价值还远远未被挖掘出来。
对于《人民日报》数字版的收费服务,各界评论持不同观点。有评论认为,《人民日报》数字版的收费是传统媒体维护版权改善盈利模式的实际举措。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收费阅读的方式是否能被市场认可持怀疑态度,同时,《人民日报》数字版的收费运营,可能会引发收费阅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其他传统媒体数字版的收费行为。 (记者陈翔、乔军伟)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 喻国明:这是一次有益的创新
报纸通过网络收费是对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种方式。最主要的是《人民日报》作为我国发行量名列第一的党报,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读者流失的问题。这种电子报的方式一旦成功推广,在传统媒体的发行模式、盈利模式等都是有益的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展江:市场化报纸可以这样做
《人民日报》作为一份靠行政拨款创办的报纸,它的费用都是来自纳税人的钱,主要的功能是宣传,不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他采取这种方式改善盈利模式,是可以讨论的。但对于市场化的报纸来说,采取这种方式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人民网总裁 何家正:目前还只是一种尝试
我们这次实行对电子报付费阅读也不完全是从经济方面考虑的,经济收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在目前还只是一种尝试,包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的尝试,我们要通过这种尝试,慢慢改变以往人们网上看报就一定是免费的习惯。
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采编部主任 曲昌荣:电子报收费是自信表现
《人民日报》一直坚持在市场竞争中提升价值,数字版收费有助于增加报社的收入,同时减轻对报纸发行的冲击,而且也是一种自信力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