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合影
中新网4月10日电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最近一期请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员,民国史专家杨天石,对被公布的蒋介石日记予以解读。杨天石透露,蒋介石本人是一个50多年,写日记没有一天中断的人。在日记中,他多次提到毛泽东,并多次抱怨。
本期节目内容如下: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查老师,咱们今天来结识一下,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员,杨天石老师。您好。
杨天石(民国史专家):您好。
窦文涛:为什么请杨老师来呢?我就想起这个话从那儿聊,这个清明节刚过,我倒是意外想起来,蒋介石就是死在清明节这一天,所以这也算是他的一个忌日。
那么近两年呢,为什么我就说特别想认识一下杨老师,近两年一直有一个消息,很引人注意,说蒋介石本人是一个50多年,写日记没有一天中断的人。那么他这么多的日记,在什么地方?前两年这新闻传出来,说是蒋家把它放在美国的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然后你只能看,但是也不能拿出来,甚至都看不到原件。就是这个杨天石老师,好家伙,一次又一次的去美国,而且是只能手抄,在那里抄。刚才我问你说,你就抄了总量的大概是三分之一?
杨天石:对。
窦文涛:这让我们觉得非常好奇,蒋介石的这个日记,你从微缩影像上看,是个什么样子?是个什么本子,给你一个什么印象呢?
杨天石:日记是用的当年民国时期的日记本,是一种规范化的日记本,也可能是当时特制的。
窦文涛:为他特制的吗?
杨天石:也可以这么说,或者说为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官员将领特制的这种日记,每年一本。蒋介石的日记呢,一个很重的特点,就是他用毛笔写。
窦文涛:用毛笔写。
杨天石:全部。
查建英:小楷书,是吗?
杨天石:应该说是行书。就是比起楷书它要随便一点,比起草书来说呢,它又容易看一点。
窦文涛:在他的这个日记里,我们能不能发现一些什么秘密?比方说在抗日的时候,就是蒋介石他对日本,最初的打过来,他的态度,你说是矛盾的,他经历了什么变化,从日记里能看出来吗?
杨天石:可以看出来,完全可以看出来。在有的时候,蒋介石是坚决主张要拒绝谈判,绝不跟日本人讲和。例如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应该说首度沦陷,这个是一个严重的事件。
窦文涛:当然了。
杨天石:也就是这是一个历史的重要关头,南京沦陷以后,国民党里边的许多高级官僚,都主张要赶快跟日本人谈判,例如汪精卫,例如孔祥熙,例如居正,例如于右任,他们都主张要赶快跟日本人谈。而且居正表示,如果蒋先生有顾虑的话,到了签字的时候,我来代替蒋先生签字,就是说,承担投降签字的责任。
查建英:你刚才说的这个,已经到了哪年了?
杨天石:就是1937年。
查建英:1937年,南京沦陷。
杨天石:当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官僚都主张要赶快跟日本人谈和的时候,蒋介石态度很明确,不能谈。他就把这些人,就是说居正、于右任找来,说革命要讲气节,就是要坚持气节,不能跟日本人谈判。他说如果跟日本人谈判的话,结果是什么呢?外战可止,就是对外的战争,中日战争可止,也许可以停下来。
窦文涛:停下来。
杨天石:但是内战必起,就是说内部就要打起来,说那样的话,国家就必然四分五裂。
查建英:我觉得他这里面还是有一个自己的,对自己权力的考量吧。在里面就是说,如果他议和,里边就要把他搞下去了,凭什么,你是一个战败者呀。
杨天石:如果他单纯的为自己的权力考虑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走汪精卫的道路。
查建英:走汪精卫的道路,不就成了卖国贼了嘛,汉奸的帽子就戴定了。
杨天石:所以他还是就是说,所有的前提就是不能谈,不能谈判。如果我说他仅仅是从自己的权力,他完全可以走汪精卫的路。
查建英:对,他可能是一个复杂的。
杨天石:所以当时蒋的决定是不能谈和,怎么办?迁都,我搬到重庆去。搬到重庆去,意味着什么?不是逃,那是长期抗战,做了长期抗战的准备,蒋介石什么时候他曾经有过想和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