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以重金赎,又遭别离恨
1945年10月,八年浴血抗战之后,张伯驹已经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北平。刚一回来,他就又托柳春农打探起了“二希”的下落。幸好,“二希”仍在郭家。只是郭世五本人已经在五年前去世,“二希”如今的主人,是他的儿子郭昭俊。至于价钱,也早不是当年的二十万大洋,郭昭俊说得明白,一口价———黄金一千两。
张伯驹知道郭昭俊这是在漫天要价,并非真心想把“二希”卖给自己。他只能不断求人和郭昭俊谈判,希望能将价钱讲下来一些,郭昭俊却一点也不肯让步。
细一打听张伯驹才知道,此时郭昭俊早已投到行政院院长宋子文的门下了。而郭昭俊送给宋子文的“见面礼”,就是《中秋帖》和《伯远帖》。
气愤之下,张伯驹写了一篇《故宫已佚书画见闻录》,投给了上海《新民晚报》,将“二希”与郭氏父子的关系公之于众。文章见报之后,舆论大哗,宋子文迫于压力,很快便将“二希”退还给郭昭俊。
“二希”回到郭家之后不久,《快雪时晴帖》也结束了半个中国的漂泊回到了南京。至此,历时十载,累计行程超过两万里的国宝西迁宣告结束。在这十年之中,故宫护宝人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他们逃过了长沙轰炸、重庆轰炸、贵阳轰炸、成都轰炸;他们在绵阳不慎翻车,在峨嵋遭遇大火,在重庆和肆虐的白蚁不懈抗争;文物运往乐山的途中,年轻的朱学侃不幸遇难。十年间,拖家带口的护宝队伍里也不断添着新丁……经历了这一切之后,1947年底,16698箱国宝安然无恙重返金陵。
然而,这些国宝将要面对的,是一次更加残酷的分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眼看忽喇喇大厦将倾,故宫博物院召开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理事会,决定将文物运往台湾。
当时,马衡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抗战胜利后一直留守北平,徐森玉则是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坐镇南京。
马衡托病不出,国民政府只得将遴选文物的重任交给了徐森玉,并明确指示,尽量将南京文物全部运往台湾,如果实在带不走,也要选择一类文物,将二类文物留在大陆。徐森玉明确表示反对文物迁台。两难之间,徐森玉只得大胆“调包”,将一批一类文物换成二类文物,“以次充好”运往台湾。
而此时,庄尚严已经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命令,押送第一批文物前往台湾,这批文物都是宫中精品,庄尚严曾经出生入死保护了十年的《快雪时晴帖》,又一次被交到了他的手中。1949年年初,包括《快雪时晴帖》在内的三批共238951件故宫文物漂洋过海,在台湾的基隆港登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