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开题 14日审议汽车钢铁 汽车购置税或临时调整 -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中国试点羁押巡视制度 沪首例新版假币案宣判 -中国鼓励外商西进 扩中西部开放领域范围 -08年宏观经济压轴数据即将出炉 物价或持续回落 保增长初见成效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首超全球水平 网民近3亿 -多项扶持政策将公布 振兴规划将促汽车业飘红 多家巨头销量不佳 -万亿GDP省份已达11个 数量超1/3 各地纷立军令状保跑赢"保八" -年报四大新看点 分红政策成最大亮点 A股最坏时刻一季度出现 -住建部表态支持房企资金需求 支持降价 09年全面推进保障房建设 -8大行业"薪"情况:员工看低年终奖 少数券商高管到手薪酬超千万
首页>>文化发展
书法艺术瑰宝 "三希帖"是怎样颠沛流离的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1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欲以重金赎,又遭别离恨

1945年10月,八年浴血抗战之后,张伯驹已经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北平。刚一回来,他就又托柳春农打探起了“二希”的下落。幸好,“二希”仍在郭家。只是郭世五本人已经在五年前去世,“二希”如今的主人,是他的儿子郭昭俊。至于价钱,也早不是当年的二十万大洋,郭昭俊说得明白,一口价———黄金一千两。

张伯驹知道郭昭俊这是在漫天要价,并非真心想把“二希”卖给自己。他只能不断求人和郭昭俊谈判,希望能将价钱讲下来一些,郭昭俊却一点也不肯让步。

细一打听张伯驹才知道,此时郭昭俊早已投到行政院院长宋子文的门下了。而郭昭俊送给宋子文的“见面礼”,就是《中秋帖》和《伯远帖》。

气愤之下,张伯驹写了一篇《故宫已佚书画见闻录》,投给了上海《新民晚报》,将“二希”与郭氏父子的关系公之于众。文章见报之后,舆论大哗,宋子文迫于压力,很快便将“二希”退还给郭昭俊。

“二希”回到郭家之后不久,《快雪时晴帖》也结束了半个中国的漂泊回到了南京。至此,历时十载,累计行程超过两万里的国宝西迁宣告结束。在这十年之中,故宫护宝人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他们逃过了长沙轰炸、重庆轰炸、贵阳轰炸、成都轰炸;他们在绵阳不慎翻车,在峨嵋遭遇大火,在重庆和肆虐的白蚁不懈抗争;文物运往乐山的途中,年轻的朱学侃不幸遇难。十年间,拖家带口的护宝队伍里也不断添着新丁……经历了这一切之后,1947年底,16698箱国宝安然无恙重返金陵。

然而,这些国宝将要面对的,是一次更加残酷的分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眼看忽喇喇大厦将倾,故宫博物院召开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理事会,决定将文物运往台湾。

当时,马衡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抗战胜利后一直留守北平,徐森玉则是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坐镇南京。

马衡托病不出,国民政府只得将遴选文物的重任交给了徐森玉,并明确指示,尽量将南京文物全部运往台湾,如果实在带不走,也要选择一类文物,将二类文物留在大陆。徐森玉明确表示反对文物迁台。两难之间,徐森玉只得大胆“调包”,将一批一类文物换成二类文物,“以次充好”运往台湾。

而此时,庄尚严已经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命令,押送第一批文物前往台湾,这批文物都是宫中精品,庄尚严曾经出生入死保护了十年的《快雪时晴帖》,又一次被交到了他的手中。1949年年初,包括《快雪时晴帖》在内的三批共238951件故宫文物漂洋过海,在台湾的基隆港登岸了。

来源: 解放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大道之行也:见素抱朴--读张铜彦书法(简历/作品赏鉴)
刘守安:中国书法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文化品格(作品赏鉴)
刘守安:以如履薄冰态度对待书法启蒙(作品赏鉴)
中国书法申报非遗 正式文本申遗片提交联合国
中国书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
西安唐代大雁塔发现宋人题刻 书法价值可观
孟云飞:文房用具对两晋书法的影响
图片新闻:
厦门PX项目有望移址漳州 总投资已升至137.8亿
外国记者首次受邀采访西藏两会[组图]
更多 >>